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电化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标注(电化教育论文参考
  • 电化教育论文发表网(电化教育论文发表网站有
  • 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有前途吗
  • “辽宁省对口支援那曲市教育系统电教员信息技
  • 2021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在北京隆重举

通知公告

  • 中国电化教育版面费是多少
  • 《中国电化教育》投稿方式
  • 《中国电化教育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中国电化教育》期刊栏目设置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电化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标注(电化教育论文参考(5)

来源:中国电化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13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,对含维生素 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,染料被还原为无色,当到达滴定终点时,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

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,对含维生素 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,染料被还原为无色,当到达滴定终点时,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,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。

七.二甲苯-二氯靛酚比色法

1 适用范围

测定深色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。

2 测定原理

用定量的 2,6-二氯靛酚染料与试样中的维生素 C进行氧化还原反应,多余的染料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,用二甲苯萃取后比色,在一定范围内,吸光度与染料浓度呈线性相关,收剩余染料浓度用差减法计算维生素 C含量。

八.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(NIRDRSA)

自1965年首次应用于复杂农业样品分析后,因其具 有样品处理简单、分析速度快等优点,逐渐受到分析界的重视。此法已广泛应用于石油、纺 织、农业、食品、药物分析等领域[1,2]。在药物分析中,NIRDRSA可以进行定性 鉴别、定量分析等工作。

维生素C是一种不稳定的二烯醇化合物,其药典[3]含量测定方法为碘量法。我 们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直接测定维生素C含量,样品无需预处理,方法简便,结果可 靠。

这是因为,近红外谱区光的频率与有机分子中C-H,O-H,N-H等振动的合频与各级倍频的 频率一致,因此通过有机物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取得分子中C-H,O-H,N-H的特征振动信息 。由于近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宽,谱图重叠严重,不能用特征峰等简单方法分析,需要运用计 算机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。本实验应用的是偏最小二乘法(PLS)[4],首先利用 定标集建立预测模型,然后将预测集作为未知样本,根据预测模型进行预测。

对所选择的谱区范围,采用对反射吸光度的MSC(散射校正)预处理,对25个样品进行交叉 验证,即选择一个样品,从校正集中除去该样品对应的光谱和浓度数据,并设光谱主成分数 为1,循环迭代样品数和主成分数,计算预测残差平方和,确定所需主成分数。若主成分选择 过小,会丢失样品信息,过大会造成过度拟合。当主因子为2时,预测残差平方和值最小, 为2.029,故选择主因子数为2,建立最佳PLS校正数学模型。

九 电位滴定法

1.原理: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终点.

Pt为指示电极,甘汞作参比电极

E池=E+-E-+E液接电位=EI2/I-+k(常数)

2.原理(具体来说:)

随着滴定剂的加入,由于发生化学反应,待测离子浓度将不断变化;从而指示电极电位发生相应变化;导致电池电动势发生相应变化;计量点附近离子浓度发生突变;引起电位的突变,因此由测量工作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就能确定终点。

3.计算式:(与碘量法相同) Wvc=C(I2)V(I2)M(vc)/m(vc ) *100%

4.优点:

解决了滴定分析中遇到有色或浑浊溶液时无法指示终点的问题

用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抗坏血酸,抗坏血酸回收率为99.80%~101.5%,相对标准偏差为0.61%;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,相当标示量为98.90%~100.5%,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.48%,说明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是可行的.

十 .分光光度法

1. 原理:

维生素C在空气中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极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,pH>5,脱氢抗坏血酸内环开裂,形成二酮古洛糖酸。脱氢抗坏血酸,二酮古洛糖酸均能和2,4-二硝基苯肼生成可溶于硫酸的脎

脎在500nm波长有最大吸收

根据样品溶液吸光度,由工作曲线查出VC的浓度,即可求出VC的含量

十一 库仑滴定法

1.原理:库仑滴定法属于恒电流库仑分析。

是在特定的电解液中,以电极反应产物为滴定剂(电生滴定剂,相当于化学滴定中的标准浓液)与待测物质定量作用,借助指示剂或电位法确定滴定终点。

2.基本依据--法拉第电解定律:电解时,电极上发身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Q成正比

即: m=MQ/zF = MI t /zF

3..化学反应:阴极反应: 2H+2e-=H2 阳极反应: 2I-=I2+2e-

4.终点指示:多种方法

(1)化学指示剂--I2

(2)电位法

(3)双铂极电流指示法

5.计算式:Wvc=MvcQ/zFm样式中: F--- 法拉第常数(96487C)

Z---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注意:使电解效率100%

6.优点:

1)无需标准化的试剂溶液,免去了大量的标准物质的准备工作(配制,标定)

2)只需要一个高质量的供电器,计时器,小铂丝电极,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

3)若电流维持一个定值,可大大缩短了电解时间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电化教育论文发表网(电化教育论文发表网站有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中国电化教育投稿 | 中国电化教育编辑部| 中国电化教育版面费 | 中国电化教育论文发表 | 中国电化教育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电化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